www.yabo.com(中国)官方网站刘煜辉:财政措施直击化债靶点 期待“推土机”行情2024-10-22 00:56:43
www.yabo.com【刘煜辉:财政措施直击化债靶点 期待“推土机”行情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,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煜辉发文称,对于本周股票市场,我个人保持一个良好的憧憬。政策向上是有空间的,但具体空间多大,值得我们去想象,也值得每一个资本、每一分钱对资本市场有一个良好的憧憬和想象。只有这样,股票市场才会进入一个不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状态,才可能走出一个稳健的像推土机一样的慢牛趋势。
问:财政部发布会出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,其中有哪些亮点?该如何理解一系列的利好政策?
刘煜辉:蓝部长发言的焦点,主要着眼于全局,化解系统性的风险。在我看来,应该是抓住了全局所有矛盾的焦点,即地方财政,这是由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决定的。
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,中国改革开放40年,开启了“中央一地方” 财政联邦制。即,在中央制定的政治规则下,各地方政府依托自己的财政自主权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来驱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。
目前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核心,就是这个体系面临崩塌。原因在于,工业化城镇化基本接近尾声,房地产开发周期进入拐点,以城市土地溢价为基础的地方财政面临坍塌。
1994年制定的中央地方分税制规则,地方政府的财权、事权有一个很大的缺口。过去30年,我们主要靠工业化、城镇化周期中间产生的庞大的房地产收入,以及相关的城市土地溢价,用所谓的土地财政把这个缺口填上。
现在地方面临财政悬崖的困境,而这种困境对经济收缩的作用非常大,且是自我强化的机制。所以,近些年我们看到倒查税收现象以及非税收入、罚没收入大幅上升等,包括水电、煤气这些公共事业的服务品价格大幅上扬,都是地方财政困境逼出来的负面效果。
无论投资还是消费进入一个螺旋萎缩的困境,都跟上面的底层逻辑有直接关系。所以,一揽子反通缩计划,最核心的是财政环节。
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链条危机直接牵扯到地方正常事权的运行,产生的衍生效果就是地方政府对企业部门、家庭部门一系列的收缩行为。
蓝部长虽然没说具体的数字,但我们从他的用词上,应该能够想象,这个规划一定是一个庞大的、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。他说,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化债规模。
再一个就是地方政府财政的税基还是依托房地产周期的土地财政,所以这一块一定要稳住,也有相应的措施。
比方说安排专项债里的部分资金直接对接地方的土地收储,由地方城投来收储,把当地下行压力很大的地价托住,也就稳住了房价。现在来看,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可能扩大。
还讲到,特别国债中有一部分,直接对接六大行的一级资本补充,我觉得也是帮助化解地方财政困局。实际上给地方平台的这一块资产,是一个很大的风控支撑。(这块资本补充)具体数字没说,市场有些传闻大概是1万亿。
问:你刚刚提到了房地产,请问这些政策会如何影响到中国的资产价格,以及对于房价走势是如何看的?
刘煜辉:如果这一系列措施能让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缓释,那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风险偏好,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提振。风险偏好上来了,整个经济运行的乘数反弹,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共赢状态。
风险偏好的提高,无论是对股市还是楼市,都是很重要的支撑。底层逻辑如果顺畅,经济循环开始接通,投资和消费的行为就会出现质的变化,经济的自然动量就会出来,反过来又会支撑(股市和楼市)的资产持有人。这是一个正向的、自我强化的循环。
所以,解决中国目前经济困境,不在于出一个很大数字,多少万亿,关键是精准,直击靶心,找到全局的“腰眼”。
如果出台一个很大的天文数字,大水漫灌洒下去,效果出不来,可能就像焰火喷一下,很快就熄灭了,结果就是“烟花易冷”。
真正的资本会关心、会追踪整个计划的执行效果,这个效果就在于结构一定要精准。
中国的中央财政负债率在主要国家中是最低的,占GDP比例只有60%,美国是130%以上。从60%上升到70%,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。10个点,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讲,就是10万亿元以上的规模。
另外,中国的赤字率,一直严格遵循全球财政传统的马尔克斯规则,就是3%的规则。而西方国家近些年由于次贷危机、欧债危机包括疫情以后,赤字率大幅提升。美国、欧洲普遍每年维持在百分之六七的水平,极端年份甚至百分之十五十六。
部长讲财政赤字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我觉得也是现实的。假如从3%提到5%,差不多是2.5万亿元的预算赤字。
而且中国特别国债从规则上是不计入赤字的,完全可以算作赤字以外运行的一个所谓的广义财政赤字。所以空间的弹性是非常大的。
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体制是西方没有的,就是政策性金融系统。在资产负债表的超级周期中间,完全可以发挥财政和货币合体的一个可操作的SPV功能。
问:你在微博提到“股市的问题很简单,就是要驱散大家心里的阴霾,让大家重新开始相信这个市场”,你认为现在政策到位了吗?
刘煜辉:中国经济决策层肯定在不断学习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,所以他们对于宏观预期的管理水平进步非常明显。
“绝不仅仅”“较大规模”“史上最大”这些词,对于具有经济预期管理职能的领导来说,是当下最妥当的表达。
股票市场是一个预期的反应场,所以宏观当局要善于利用资本市场的预期反应职能,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如果直接一个很劲爆的数字出来,对于股票市场的短期交易会形成一个套利机会。很有可能利好促进市场一步高开,然后边际递减,这从技术指标来看是一个很不好的状态,也会产生负面效果。
所以,对于反映预期的资本市场来说,最好的管理方式是“吊胃口”。给市场投资人一个“好味道”,“吊住”他们的“胃口”,但不一次性“喂饱”,让你的“味蕾”时时刻刻想着它。
我们宏观当局的领导,在波谲云诡的市场跌宕起伏中一次一次地成长,进步很大。
政策向上是有空间的,但具体空间多大,值得我们去想象,也值得每一个资本、每一分钱对资本市场有一个良好的憧憬和想象。
只有这样,股票市场才会进入一个不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状态,才可能走出一个稳健的像推土机一样的慢牛趋势。
问:投资者如何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进入这轮行情?有一种说法是“牛市是更容易亏钱的”,你怎么看这个说法?
我们现在面临的宏观条件是通货紧缩,直白地讲就是没有挣钱的机会,从没有听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缺股票的。
从股市的角度,在经过9月24日以来第一轮的暴涨暴跌后,现在逐渐进入了第二阶段,即买力和卖力逐渐进入平衡的阶段。
第二阶段,指数不一定有很大的涨幅,更大概率体现为宽幅的区间运动。我个人觉得这一状态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,不排除有半年的时间。
这个阶段的区间,上证指数大概是从3200点到3500点之间,大概10%范围内,沪深300可能是在3800点到4200点,也是10%的范围。
在宽幅震荡的过程中,会从券商、互联网、金融这些高动量的高标股票群体逐渐过渡到以机构(重仓)的白马、蓝筹为中枢。
并且,在这个阶段大家开始讲理性、讲逻辑,开始看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,研究产业趋势、技术进步路径,分析个股基本面。
这个阶段要比暴涨暴跌状态下的赚钱效益更好,亏钱效应也会逐渐降低,让大家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获得感。
第三个阶段要观望一系列宏观政策下达后,是不是靶向精准?会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?
如果这一揽子增量政策,振兴经济效果良好,靶向精准,产生一定预期效果,宏观经济的通货紧缩压力减轻,宏观总需求提振,A股会进一步向上抬升,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这个阶段,我认为大概需要半年时间,因为从现在到明年两会期间,一定会有密集政策出台。
如果一揽子宏观政策预想的效果逐渐显现,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会选择向上突破新的高度,会呈现一个良性反应。